8月16日,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内光影交织,20余位来自绘画、摄影、影视、音乐、演艺等领域的老挝新锐青年艺术家齐聚一堂,出席“中老新锐青年艺术家文化沙龙”,共赴一场以艺术为媒的中老文化之约。他们不仅参观了正在展出的“新视点:中老青年艺术家交流展”,更在文化沙龙活动中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思想碰撞。
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卫建与青年艺术家们围坐畅谈,分享了中国文化中心未来推动中老艺术交流的愿景,并悉心聆听艺术家们的真知灼见。罗卫建主任表示,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伙伴,这份情谊是历史的财富,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友谊需要守护,更需要共鸣,才能让两国人民的心紧密相连。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则是激发这种共鸣的钥匙。艺术的力量,在于能够超越语言的壁垒,直达心灵深处。他同时面向中老青年艺术家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绘“同心圆”。用艺术家的语言,描绘两国人民共同的奋斗、互相的温暖、共享的美好。镌刻历史和当下的珍贵瞬间,让中老情谊更加可感、可知、可视、可触;二是共创“新思路”。融合中老文化元素,大胆创新。以当代视角诠释传统友谊,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符号。让古老的缘分在新时代换发活力;三是共传“友谊光”。让作品成为友谊的使者,照耀两国人民的心田,特别是年轻一代。激发更多人对这份情谊的热爱与守护。
沙龙现场气氛热烈,艺术家们畅所欲言。导演 Phonesavan 动情说道:“艺术是无需翻译的通用语言,一幅画、一个镜头就能连接彼此的心灵”。艺术家 Mina Inthavong 则分享创作感悟:“真正的艺术扎根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能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展厅里,老挝艺术家们驻足于中国同行的作品前,时而凝神细观,时而会心微笑。“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的精湛表达,也惊喜地发现老挝风物在异国创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艺术家 Bee 感慨道。
活动尾声,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未来交流的期待:希望老挝艺术家有机会走进中国的山水街巷采风写生,也希望更多的中国艺术家来老挝感受琅勃拉邦的晨雾与湄公河的夕阳。这场沙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邂逅,更播下了中老文化对话的新种子,等待在未来的创作中绽放异彩。
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同时宣布将借助2026年中老建交65周年契机,举办“老挝人眼中的中国”艺术大赛,以实际行动为中老友谊谱写新时代的诗篇。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