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旅游
联系我们
中-老信息网 职业培训 继续教育 勐海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388800061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中老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老旅游 > 中老旅游 > 全文

科技赋能·智汇文博 ——2025服贸会文博展区打造智慧文化体验新场景

作者:赵军慧    发布日期:2025/9/11 10:06:49    来源:国家文物局
分享到: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举办。作为本届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重要展区,今年,北京市文物局以“科技赋能·智汇文博”为主题,统筹室内“文博+科技”与室外“文博+生活”两大联动展区,精心举办“文博数智科技展”与“文博生活创享荟”。

展示内容聚焦北京建城3070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及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特展,通过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等手段,集中呈现科技赋能文博发展的新体验、新业态和多元消费新场景,让观众在互动中深度体验文博与科技融入现代社会的魅力,满足人民群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需求。

科技赋能,文博展区焕发新活力

步入首钢园9号馆,“文博数智科技”展区以环形动线精心布局“北京博物甄选文创”“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数智赋能展览展示”“多维沉浸互动体验”“数字文创IP孵化”及“博物馆智慧化服务”六大特色专区,为公众开启了一段领略中华文明魅力、感知前沿科技应用的沉浸式旅程。

在“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专区,微痕成像的“数字慧眼”,以光源矩阵采集濒危石刻微米级刻痕,同步构建“全信息数字著录”,让房山云居寺千年石经永续传承;多学科协同合作的“文物医院”,依托新兴科技力量和精密设备,让多种材质可移动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生机;科技考古的“时光解码”,以琉璃河遗址碳十四测年、古DNA高分辨率全基因组测序、多学科考古揭示西周燕国社会生活图景——前沿科技在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实践,正帮助考古工作“显微探源”。




在“数智赋能展览展示”专区和“多维沉浸互动体验”专区,数字技术重构博物馆互动体验模式。以故宫九龙壁传说为原型的《龙潮觉醒》裸眼3D艺术展前,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通过大尺寸LED屏幕体验龙纹破壁而出的震撼视觉效果;“穹天玉宇”超高清沉浸式藻井数字艺术空间中,观众仰头驻足,惊叹于传统建筑之美;借助MR设备,观众可以“召唤神龙”“触摸鸮尊”“破解铖谜”,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纹路清晰可见,文物仿佛“活”在眼前。AI数字人导览、MR技术、AR技术,裸眼3D、透明交互屏等前沿科技交织,打造虚实交织、震撼鲜活的视觉场景和沉浸互动、智趣交融的观展体验,让公众在从“观看”到“参与”的体验升级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博物馆智慧化服务”专区,将展示科技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的应用成果,通过可视化、可触控数字管理和服务系统,整合博物馆基础信息、藏品信息、精品文创、展览信息及社交活动,支持实时了解博物馆动态,更好满足观众需求。

此外,“北京博物甄选文创”专区和“数字文创IP孵化”专区集中呈现文创产品多元面貌:前者展售多家博物馆文创精品及中轴线主题文创新品,观众可一站式欣赏并选购馆藏衍生产品;后者则聚焦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的融合,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数字文创形态,展现文创IP开发的广阔前景。

文化创意,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

服贸会期间,北京市文物局还在室外精心布置“文博生活创享荟”展区,以“文博?创意?生活”为主题,通过“展示+体验+互动+联动”形式,着力满足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文化消费需求。

展区分“北京博物文创展售版块”“文博特色餐饮休闲版块”“文化展演体验互动版块”三个部分,聚合了近30家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并提供特色餐饮、打卡景观和文化研学体验等活动。

展区内琳琅满目的冰箱贴、文具、饰品和家居用品吸引观众纷纷驻足。公众不仅可以亲身感受中轴线、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创意设计实现活态传承,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产品,将创意转化成果带回家。

游览同时,展区内还提供了休憩交流的休闲空间,公众可以现场品尝以中轴线命名的系列茶饮和茶点,感受饮食与传统文化的创意融合。

博物馆文化展演则聚焦文化创新互动,公众可体验传统书画修复技艺、榫卯技艺、漆器描金彩绘等,深切感受北京博物馆的多姿多彩。

“科技赋能·智汇文博”——2025服贸会文博展区,正以科技赋能、多元创新让文化遗产从静默走向鲜活,从遥远回归当下。

(赵军慧)

责任编辑:杨亚鹏
上一篇: 国内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下一篇: 老挝乌多姆塞北本道路遭遇山洪,两货车卡在泥浆中难以脱困,现场情况危急,引起网络围观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以及立场。“信息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站”发布,可与“本网站客户微信号wxid_y4scjxy7h8il22”联系,本公众号可立即将其撤除。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