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0日,第四期全国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培训班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本次培训由国家民委古籍整理研究室指导,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民族文字古籍收藏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及民委系统的12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旨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通过提升相关工作者的数字化专业能力,强化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利用水平。此次培训邀请国内相关领域10位专家学者,围绕古籍数字化主题,系统讲授了古籍数字化相关的政策、前沿动态和专业知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实际,培训还专门侧重安排了蒙古文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系列课程。
开班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向国家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25家图书馆及科研院所捐赠了“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成果《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成立40周年纪实》等古籍整理出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