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勐腊的村寨街巷、文化场馆与边境站点,廉洁文化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悄然生长。近年来,勐腊县深挖本土文化富矿,创新传播载体,让廉洁理念从“纸上”走进“心中”,从“会场”融入“日常”,为边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清新持久的文化动力。
本土资源“活起来”,廉洁基因有了新载体。勐腊的廉洁故事,藏在非遗技艺的纹理里,刻在红色地标的记忆中。傣族贝叶经上“为官当正”的古训穿越千年,如今成为干部群众品读的“廉洁典籍”,每一道刻经工序都被赋予“坚守初心、一丝不苟”的清廉寓意。勐腊镇的象脚鼓非遗传习所里,传承人将廉洁箴言融入鼓点节奏,《廉洁传承 象脚鼓韵》的旋律让非遗“老手艺”接上了廉洁“新地气”;勐仑镇城子村的手工造纸体验点,游客在挑纸、晒纸的过程中,感悟“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道理。
红色资源更成了廉洁教育的“活教材”。王少和故居的革命故事、易武镇红色文旅小镇的清廉记忆,与瑶区乡回宽老寨的清风路、曼飞拢村的廉洁亭串联成线,绘就出包含33个打卡点的“清风地图”。截至目前,这些“实景课堂”已吸引10余万名干部群众前来探寻,让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在行走中传承。
传播方式“新起来”,清风正气浸润日常。“翰墨扬清廉,妙笔颂党恩”,县美术馆里的廉政书法作品展上,71幅佳作引得参观者驻足细品。楷书的方正写就“清正廉洁”,行书的遒劲勾勒“初心使命”,更有作品巧妙融入傣族织锦纹样,让边疆墨韵里飘出清廉香气。而在乡镇的院坝里,文艺宣讲队用小品《反腐清正话廉洁》、歌曲《无忧勐腊清悠悠》等节目,把纪法知识变成群众爱听的家常话,12场演出让8000余名观众在欢笑中受教育。
线上线下的联动让廉洁传播无死角。“清风勐腊”短视频里,《跟着清廉云南地图看廉史——断案传世》等作品以生动画面讲透廉洁道理,全网播放量超50万次;共青团公众号的“纯粹青年说清廉”专题,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种下廉洁种子。家庭里,“家风故事我来讲”“廉洁寄语我来嘱”活动温情开展,望天树景区的亲子研学课程更是把家风教育融入自然之旅,让廉洁理念代代相传。
廉洁成效“实起来”,清风护航基层治理。廉洁文化的力量,最终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在勐腊县一小的走廊里,老师和学生创作的20余幅廉洁书画构成独特的风景线,法治广场、廉洁楼道遍布各站点,“小阵地”撑起了“大宣传”,让“清正自律”成为每一位从业者的自觉。在乡村,村规民约融入廉洁条款,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规范“三资”管理,廉洁文化正悄悄改变着陈规陋习,为乡村振兴注入清风正气。
对党员干部而言,廉洁教育更是如影随形。52场警示教育基地参观、61次警示教育片观看、0.2万册廉政读本发放,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深入人心。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村寨,崇廉尚洁的氛围愈发浓厚,廉洁文化正成为勐腊边疆治理的“软实力”与“硬支撑”。
如今的勐腊,贝叶含韵传清廉,鼓点声声唱清风。廉洁文化已如热带雨林的溪流,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滋养着每一颗心灵,为这座边疆小城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了鲜明的清廉底色。
来源:
勐腊县纪委监委 鲍海燕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终审:斯斯龙、李 赢、刘 婷
编辑:刘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