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
大马开斋节首日当天(5月2日)新增1352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445万859宗,较前一日劳动节的1503宗,减少了151宗。
根据COVIDNOW网站的数据,新增病例中有1348宗属于本土病例,其余4宗为境外输入病例。
另一方面,新增5宗死亡病例,迄今累计3万5555宗,其中1宗为送院前死亡病例,累计7523宗。
数据显示,死者来自雪兰莪(3人)、砂拉越(1人)及霹雳(1人),全国其余地区并无新增死亡病例。
全国新增病例最多的是雪兰莪,共有680宗,随后的为新增103宗槟城及新增166宗的吉隆坡。新增二位数的州属与直辖区分别有马六甲92宗、霹雳73宗、柔佛74宗、吉打17宗、森美兰42宗、砂拉越35宗、彭亨11宗、登嘉楼14宗、沙巴14宗、布城14宗、吉兰丹15宗。
其余地区则新增一位数病例,分别有玻璃市和纳闽各1宗。
此外,昨日共有6074名患者痊愈,累计痊愈者共437万8864人。
5月1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研究正式在杭州启动,并于当天完成第一剂接种。这是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奥密克戎病毒仍旧严重威胁着人员的健康,相关疫苗的研发工作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
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的疫苗的研发非常重要,当然原来的疫苗还是有效的,但是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以后,将可能会(有)更好的免疫效果。这也证明了中国在抗疫(工作)当中的速度、中国的效率。我们相信通过严格的临床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来证明,来保障以后的疫苗的应用。
5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研究情况。中新社记者 张煜欢 摄
本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型疫苗,临床效果如何,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能否继续接种,李兰娟表示,需要分阶段通过临床反应进一步探索验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兰娟:
应该说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当然都能打,下一步还要针对已经打过疫苗的人还要再做临床试验,(验证)是否也是会更有效。因为原来已经打过疫苗,他身上可能已经有抗体了,所以要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也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来应用,来证明(新研发的)疫苗打了以后,他产生的免疫原性、综合抗体的高低,来证明(新疫苗)的有效性。同时也进一步对(新疫苗)的临床反应的观察,来证明(新疫苗)的安全性。
5月1日,医护人员进行注射前准备工作。中新社记者 张煜欢 摄
临床试验接种志愿者表示,刚好看到了招募活动,自己也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一个是想增强自己的免疫力,然后可以为社会做一点贡献。目前感觉挺好的。
5月1日,医护人员接种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中新社记者 张煜欢 摄
李兰娟介绍,本次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启动于2021年12月9日,并于2022年4月26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本次临床研究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临床试验人的力量。
此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工作,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曾表示,从奥密克戎变异株一开始出现,中国疫苗研发队伍就已经行动起来。“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宁可备而不用,绝不会用而不备’。”
来源:中国侨网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传播服务,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