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要求转账进行相关核查。凡是接到类似来电都是诈骗,请立即挂断电话。
案例一:2023年9月,中国留学生小A接到自称中国移动北京总部稽查科电话,称其名下的一张手机卡对外发送了一万多条不实消息和诈骗信息,要求其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即电话转接到福建泉州公安局,称其涉及一起二级保密案件的嫌疑人,并向小A发送了逮捕令、资产冻结令,随后对方称可以帮助取保候审,电话随即转接至检察院,检察官以缴纳保释金为由,诱导其向指定账户转账15万元后失联。
案例二:2024年11月,中国留学生小B和小C遭遇冒充警察诈骗,对方称两人名下手机卡涉嫌诈骗,要求配合公安机关24小时监管,并恐吓要将两人引渡回国,随即以缴纳保证金为由实施诈骗,两人分别被骗64万元和300万元。同时,诈骗分子恐吓两人代收代转他人“保证金”,小B使用个人手机卡和小C名下银行账户转移多笔涉诈资金,两人均沦为诈骗“工具人”。
案例三:2023年12月,中国留学生小D接到冒充中国警方电话,对方声称其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犯罪,要求重新购买电话卡并断绝与外界联系,配合调查,并恐吓其拍摄被绑架照片。另外,被深度洗脑的小D不仅交出微信账号和密码,还将家中详细情况告诉对方。诈骗分子随即利用小D微信联系其父母并发送小D“被绑架”照片,要求支付50万元赎金。为了解救孩子,小D父母向诈骗分子转账50万元,对方仍继续要求筹备赎金,最终小D父母报警。接报后,警方迅速开展核查并联系外国警方,在多方努力下成功找到小D。
防范提醒:我国公检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均不会使用电话和社交软件办案,且上述部门均未设立所谓收取“保证金”的银行账户。当有人自称上述单位工作人员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将存款转到指定账户以进行核实、保全资金,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如来电人要求“不要向家人和朋友透漏此事”、有可能被“遣返、逮捕、引渡”、本人和家人会遭遇“生命危险”等,即判定为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并及时与家人联系,避免被“两头骗”。
相关机构联系电话:
泰国报警电话 191
泰国急救电话 1669
泰国旅游警察热线 1155(含中文服务)
中国驻泰国使馆领保电话02-245-7010
中国驻清迈总领馆领保电话081-882-3283
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领保电话081-766-5560
中国驻孔敬总领馆领保电话080-936-6070
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领保电话:094-595-6158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65612308。